“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湖南”主题报告会
2024年9月25日,
湖南省“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湖南”
主题报告会上,
一个名字被提起,
他的故事被分享。


10月10日,
湖南教育电视台
电视大屏播出主题报告会,
10月14日,
“湖南教育发布”客户端
推出主题报告会专题,
他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
他的故事走进人们心里。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周晓艳在主题报告会上做分享
他是谁?
为什么在主题报告会上
由他人分享他的故事?
他是“东子”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2013级同学宗家谱:大学伊始,大家初离家乡到立信母校,人生地不熟,却都和“东子”有着天然的亲近。
他是“东子”。
同学宗家谱说,
“东子”是个念旧的人,
学生时代床铺上堆起的
一坨坨老物件,
他总是不舍得丢掉。
他的口头禅,
一如既往是“大家要乐观”,
微信里,
他一如既往地关注每位朋友。
这份脉脉温情,
总能拉回跟他相识的第一次见面,
给人暖暖的安全感。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2013级同学孙瑞:随着慢慢熟悉了,我就开始叫你“东子”,你也喊我老孙。大学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在学校的时候你总是乐于帮助大家,特别是你当了班长以后,遇到大家需要帮忙的时候总是第一个出现,特别即便毕业了,当遇到同学材料需要盖学校章时,即使你不在上海,你也热心地帮大家来办好,你总是那么的热心。
同学孙瑞说,
家庭的艰苦、生活的不易,
并没有带走他的乐观,
工作之后,
他也总是以乐观的心态
积极面对着生活。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2013级同学吴凡:大学四年,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寝室里,平时关系也没有多么密切,但我真的很欣赏你,欣赏你每天挂在嘴边的那句“乐观、乐观”、为人处事的和善、待人的真诚热心。
同学吴凡说,
别人有事情想要找他帮忙,
他总是知无不言、尽力而为,
不管对方是否曾经帮助过自己。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老师赵鹏:无论生活多难,他的口头禅是“大家要乐观”。无论在宿舍,还是在班级,他都是大家口中的“东子”,是同学口中的好舍长,好班长,好兄弟。
老师赵鹏说,
学习上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
作为班长,
他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
他真诚无私地为身边的同学服务,
不厌其烦地帮助同学申请困难补助,
却没有为自己谋取利益,
而实际上,
他自己就是最需要的那一个
“东子”的大学班级合影
“东子”(右一)和同学
“东子”和同学
他是“热心市民李先生”
老师、同学眼里的“东子”,
亲切,乐观,乐于助人。
而“东子”给自己取的网名是,
“热心市民李先生”。
他甚至给自己的大牙也取了专属称呼,
——“牙牙乐”。

李东的生活照他是用生命诠释“青春担当”的李东
“东子”名叫李东,
出生于湖南岳阳,
2013年就读于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法学院法学专业。
2019 年 12 月他考上公务员,
在毛田镇任职期间,
李东经常走村入户,
为百姓解难。
2024年7月1日,
岳阳地区持续大雨,洪水爆发,
时任毛田镇应急办主任的李东
驱车前往受灾区,
帮助群众安全转移。
7月1日下午,李东(左一)给受灾村民送物资
返程途中发生道路事故,车辆落水,
李东用力将驾驶位上的同事推出车窗,
自己也艰难地从另一侧爬到车外。
脱险后,
李东发现另一位同事还困在车内,
危急时刻,
他转身将头、手探入车窗内
拽出后座上的同事。
此时的李东几乎完全陷入水中,
就在同事上岸脱险的瞬间,
李东和车辆被洪流卷走,
他年仅30岁的生命,
永远定格在了那个风雨交加,
洪流滔滔的雨夜。
李东殉职事发河道
李东遗体被找到的河段
他是“比自家儿女都要好”的李东
李东走了,他的故事仍在继续。
他办公室的电脑上,
还显示着救灾物资发放统计表,
另一个点开的页面,
是因灾倒塌损坏住房户台账。
电脑旁,
堆放着防溺水工作重点水库巡查名单,
还有几包“蓝芩颗粒”。
同事李宏圳说,
“防汛以来他几天没怎么休息,
因咽喉痛,一直在吃药。”
李东走了,他的故事仍在继续。
同事们说,
一台笔记本电脑,
就是李东的“移动办公室”。
他那装着笔记本电脑的背包,
就是他坐公交车
去县城办事的必备物品。
他电话秒接,不管多晚;
他信息秒回,不管多忙。
李东走了,他的故事仍在继续。
他是家中独子,
但不是生活的“幸运儿”。
高三那年父亲遭遇车祸,
导致听力受损、半身瘫痪。
母亲做家政、打零工,
照顾丈夫、供李东读书。
多年下来,积劳成疾,
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缠身。
但李东总是充满微笑,
“不着急”“放宽心”“看开点”,
用乐观自信的态度感染着身边人。
李东走了,他的故事仍在继续。
同事舒鹏说,
李东是镇上少数几个
没有车的干部,
平时去县城办事,
他都是坐班车往返。
殉职前一周,
他透露说想买车。
同事建议买轿车,
但李东坚持必须买SUV,
因为SUV底盘高、空间大,
适合下村走访,
方便捎带肩扛手提东西的老百姓。
回家后,
车子也放得下父亲的轮椅。
李东走了,他的故事仍在继续。
成为岳阳县乡镇公务员的4年时间里,
李东历任党建专干、组织干事、
劳动站站长、应急办主任。
除去第一年试用期不定等次,
他连续三年获得嘉奖,
2023年还记功一次。
毛田镇人大主席刘其勇说,
“他是那种分管领导抢着要的干部。
去年我分管劳动站,
我把他从组织人事挖到劳动站;
今年我分管应急办,
又把他挖到应急办。”
李东生前工作照2024年7月3日,
毛田镇干部、群众数百人
护送李东的遗体来到镇政府大院,
让他在自己奋斗了
1300多个日夜的地方
作最后一次停留。
机关站所干部、集镇商铺业主、
周边村庄农户
近千人前往凭吊。
黄道村黄稻片车家组村民廖良华
痛哭流泪,
“这位干部前前后后不知帮了多少忙,
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比自家儿女都要好,
是很好很好的人。”
“这么好的干部,
怎么就这么走了呢!”
“多好的伢仔哦,
一个这么好的干部!”
人群中有人哽咽难言,
有人泣不成声,
有人失声痛哭……
2024年7月5日,
中共岳阳市委决定,
追授李东同志
“岳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7月6日晚李东的追悼会在岳阳县殡仪馆举行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这就是李东,
一个新时代优秀青年,
一个在防汛救灾大考中
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
基层党员干部代表,
一个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的普通人。
他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
他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
谱写了一曲充满激情与担当的
共产党员奉献之歌。
联合作者: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电视台、岳阳县委宣传部
责编:刘洋 编辑:邱梦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